網貸公司數銀在線否認倒閉 銀行傭金模式未實施
來源:站長新聞 2013-05-25
在杭州曾經風光無限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外包企業(yè) “數銀在線”于日前被媒體爆出已解散的消息。這家曾被喻為中國未來三年最具爆發(fā)性成長潛力的互聯網企業(yè),原先的辦公地點已經人去樓空。
但公司創(chuàng)始人周行方5月9日對本報記者否認了公司解散的說法:“公司的情況不是解散了,而是部分員工被遣散,我們現在正在重組。我們只是(辦公室)搬了一個地方,就說我們倒閉了,員工部分被解散是有的,但是核心員工都還在。”
對于此次裁員的人數,周行方表示現在還不方便說,稱自己目前在外地。
裁員背后一個不容忽略的大背景是,浙江省自2011年以來的企業(yè)倒閉時有發(fā)生,企業(yè)破產數量仍有上升。
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5月6日發(fā)布的《2012年浙江法院企業(yè)破產審判報告》顯示,今年一季度,該省法院已正式受理或審查受理65件企業(yè)破產案件,接近去年全年143件的一半。 伴隨企業(yè)破產,當地銀行不良率也在急速上升。
收取銀行傭金模式未實施
“數銀在線”是數字金融服務(杭州)有限公司創(chuàng)辦的網絡融資平臺。
杭州市工商局注冊信息顯示,該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,法定代表人周行方,成立于2006年4月18日,已經通過2011年年檢,但沒有2012年年檢的相關信息。
嚴格來說,數銀在線并非P2P網絡貸款公司,其提供的資金來源依然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。數銀在線所做的,不過是前端客戶的搜集和前期的信用評估等服務工作。
數銀在線此前曾公開宣稱其盈利模式是向銀行收取1‰~3‰的傭金。與數銀在線存在合作關系的有十幾家商業(yè)銀行。
但是,目前數銀在線既不向客戶收費,也不對銀行收取傭金。周行方對此解釋為:“免費模式本身就是一種商業(yè)模式。我們更看重前期積累,以免費來積累客戶資源和口碑,盈利點會隨之而來。”
和數銀在線合作密切的杭州銀行一位人士透露:“目前杭州銀行和數銀在線合作時并沒有支付任何手續(xù)費用,數銀在線僅僅是推薦客戶。”
數銀在線與傳統P2P模式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,資金都是由正規(guī)金融機構提供。而且,貸款審批和發(fā)放的流程是由銀行來完成的,數銀在線并不承擔貸款壞賬風險,主動權掌握在銀行手中。因此,在金融市場上向來強勢的銀行認為沒有向數銀在線支付傭金的必要。
貸款接單是數銀在線的主要業(yè)務,這樣的業(yè)務結構在流動性充沛時沒有問題,而一旦信貸政策收緊,勢必將對其造成沖擊。
周行方把數銀在線的模式比喻為銀行業(yè)的“攜程”,“通過與銀行的深度合作,建立最便捷的24小時融資超市,幫助用戶在海量的信息中匹配最合適的產品,有效解決借貸雙方信息不對稱的矛盾。”
但是,成為金融業(yè)務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務商,這個夢想并不容易實現。
“燒錢”模式能否奏效?
盈利模式不明朗的情況下,數銀在線對廣告的投入卻是很大手筆。其在杭州的貸款廣告可謂鋪天蓋地,包括關鍵字購買、本地網站、廣播、平媒等大批量投放。
此舉被業(yè)內人士稱為典型的互聯網“燒錢”玩法。該公司官網如是描述其前景:“數銀在線第一輪融資估值達5億人民幣,浙銀資本注資5000萬占股10%,目前第二輪融資也正在籌備進行中,并得到國內外眾多風投機構的熱捧。”
在杭州網貸圈,數銀在線被認為是典型的中國式政商科技園類企業(yè),杭州市政府提出將其打造成浙江省金融外包服務試點企業(yè)。
“無論做網貸,還是金融產品搜索,唯有像阿里巴巴一樣自己建個閉環(huán)圈,自建大數據評估信用,自有支付控制風險,才最具發(fā)展的可持續(xù)性。數銀在線可惜沒有在最合適的時機轉型。”杭州一位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稱。
由于浙江民間金融發(fā)達,小額貸款公司和擔保公司縱橫交錯,網絡貸款服務平臺發(fā)展很快。各界的共識是,建立第三方金融信息服務平臺是大勢所趨,在中小企業(yè)融資難的大背景下,這樣的服務大有市場空間。但是,此類平臺的盈利模式也尚待觀察。
文章編輯: 365webcall在線客服(www.365webcall.com)
我的評論
登錄賬號: | 密碼: | 快速注冊 | 找回密碼 | ![]() |